2016年,上海市的人才资源状况又有新的变化。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伴随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快速增长,人才多元化分布、市场化配置的格局基本形成,人才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上海构筑人才高地的决心也是越来越大。
1)总量增长较快
2016年,上海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各类人才总量达到135万人,比上年增长13.45%。
2)学历层次有所提高
2016年,上海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总量为118.04万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为72.96万人,占总数的61.81%,比上年提高1.22个百分点;中专和高中学历人数分别为27.95万人和17.13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比重基本与上年持平。
3)年龄结构更趋合理
上海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青年人才所占比例又有所提高,35岁以下为57.54万人,占48.75%,比上年增长3.28个百分点;55岁以上的占6.46%,比上年减少0.13个百分点,年龄结构更趋年轻化。
4)行业分布顺应经济结构调整需要
2016年,房地产等成为上海新的支柱产业,商贸、会展、旅游、信息服务等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1%。工业新高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四大产业基地建设全面推进,电子信息产品、汽车、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精品钢材、成套设备、生物医药等重点发展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23.4%。人才资源的行业分布顺应各产业发展调整的需要,结构也不断在调整。其中,批零、社会服务等属于第三产业的人才增幅较大,房地产业的人才数改变了上年回落的态势,增长了10.8%,直接关联产业建筑业的人才数快速增长;制造业的人才数在上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2016年稍有回落。
5)非公企业人才数量迅速增长
本市多种所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1727.89亿元,占全市gdp的31.9%,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以上,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的重要力量。截至2016年底,全市非公经济组织人才总量为42.11万人,比上年增加了11.21万人,增长36.28%,占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31.19%,比去年提高5.22个百分点。
私企吸引增大
分析全市人才统计,较之以往,凸显出几个新的特点。
1)非公经济组织对人才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2016年,上海私营企业激增,总户数达到22.5万户,占上海各类企业户数总量的52%。至2016年底,上海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已达250.6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达20.8万人。在人才市场上,近年来始终稳坐求聘人数“头把交椅”的三资企业,首次让位于发展迅猛的私营企业。上海私营企业涉足行业广泛,除部分国家尚有限制的行业外,其他行业一应俱全。2016年上半年从事科技开发研究的民营企业为1.45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45.3%;从事信息咨询、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民营企业为1.25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46.6%。其人才学历层次较高,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的特点,专业技术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为18.52万人,占到总数的89.04%;35岁以下年龄层占到总数的49.48%。此外,有20多万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在非国有企业中从事专业技术以外的操作类、技能类岗位的工作,凸显出非公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
2)对高层次人才的集聚能力进一步提高
上海积极实施人才战略,集聚高层次人才。至2016年底,上海共有两院院士148名;同时,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近万名,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43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7名;在站博士后1100多人,同比增长15%,形成了一支高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队伍,在国内位居前列。同时,上海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速度加快,到2016年底,共引进各类回国留学人员3.2万人,比“九五”期末净增1.13倍;留学人员创办企业2100多家,同比净增1.3倍;留学人员企业注册资金超过3.7亿美元,同比净增近五成。
问题依然存在
2016年,上海人才资源总量又有较大增长,较好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对照上海到2016年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的目标,上海目前的人才资源状况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人才资源的总体竞争力有待提高
在中国社科院公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中,香港、上海、深圳、北京、澳门、广州、东莞、苏州、天津和宁波,分别位列前十位。从城市综合竞争力来看,上海仅次于香港,排名第二位。但从人才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力等分项指标来看,却低于北京。北京聚集了全国最多、最优秀的人才和科研机构,人才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力居全国第一。
根据2016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上海大专以上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3.2%,北京为21.8%;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上海比重为0.6%,北京达到1.64%,不到北京的40%。可见,上海与北京相比,在人才资源上的差距还很大。上海每10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数仅1382人,受高等教育人数仅占人口比例的10.9%,均远低于巴黎、东京、纽约等国际大都市。上海全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但上海本科院校的在校生规模在全国已降到第十位,只占全国份额的3%,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已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2)高层次顶尖人才缺乏
上海高级人才与人口的比例仅0.51%,远低于美国的1.64%,日本的4.97%,新加坡的1.56%,德国的2.47%。本市现有的1000多家软件企业中,100人以上的只占1/3,公司规模普遍较小。在4万余名软件从业人员中,现有软件人才的层次多在本科,硕士以上较少;能担任项目经理以上职位的人才缺乏。而且,目前在上海的本土人才中,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金融家、教育家”屈指可数,大公司的ceo等大师级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到2016年上海要实现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的目标,如何解决高层次顶尖人才稀缺的矛盾,已成当务之急。
3)人才资源开发的辐射能力需要加强
去年,上海共引进各类国内外人才5万多人,促进了本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从上海主动走出去,服务全国、服务长三角的人才数量还不多。上海的人才还没有从“留”变为“流”,“一湖好水、一湖活水”的人才环境还没有真正形成。在做好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工作的同时,做好人才的辐射、输出工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人才流”,推进长三角区域人才开发的一体化,是未来十年上海人才资源开发上新台阶的关键。如何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在人才资源开发方面服务长江三角洲、服务全国,发挥上海人才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打好“中华牌”,进而打出“国际牌”,形成“共赢”、“多赢”的局面,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